2019年,5G进入预商用阶段。当年3月,上海率先启动5G试用。随后,5G发展逐渐铺开,各手机厂商也陆续发布了自家旗下的首款5G手机产品。
而随着5G正式进入商用时代,5G手机市场从零开始逐渐扩大上涨。分析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给出的2019年全球5G智能手机出货情况分析报告显示,2019年全球5G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近1900万台。
如今,5G商用已经过去了几年的时间,5G手机也在这段时间中进行了大范围的普及覆盖。随之而来的,就是对技术升级的讨论和关注。
而最近有消息显示,5.5G 又要来了。
6 月 28 日,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正式开幕,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发表了「拥抱 5G 变革」的主题演讲。
孟晚舟表示,5G商用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与生产,持续创造商业价值、产业价值、社会价值。随着投入产出的不断优化,5G已成为生产力的一部分,在行业应用逐步站稳脚跟。
另外,华为宣布,明年将会推出端到端的5.5G商用产品。不过目前尚未公布更多产品相关信息。
换句话说,所谓 5.5G 端到端的商用产品,不仅是手机,还有可能是其他类型的 5.5G 设备并且大概率依然是面向企业的产品。
可能有的同学对于 5.5G 还不是很了解。
所谓的 5.5G,又称 5G-A(5G-Advanced 的缩写),是对 5G 场景的增强和扩展。
5.5G 的概念,依然是由华为提出来的,是 5G 到 6G 的过渡阶段。
据悉 5.5G 速度更快,上传可达千兆、下载可达万兆,在速率、时延、连接规模和能耗方面全面超越现有 5G。
目前,华为已经让 5.5G 逐步落地了。
今年 5 月,浙江移动携手华为共同发布文件,率先提出打造 5.5G 第一城,瞄准人联、物联、车联三大新兴产业。
无独有偶,上海移动也联合华为,发布了 5.5G「智创万兆」第一城。
简单来说,就是双方通过 5.5G,将助力上海从「双千兆」迈向「双万兆」时代。
事实上,不止 5G 亦或是 5.5G,华为也早就已经开始着手研发 6G 了。
前段时间,欧盟官方宣布资助华为 389 万欧元(约合人民币 3023 万元),用于对 6G 技术的研发。
华为参与的项目,是欧洲的「欧洲地平线」计划,该项目旨在提升欧洲在全球的科学领先地位。
华为作为参与者,涉及到 AI、6G、云计算、自动驾驶等 11 个领域。
而华为一家公司所获得的资助金额,占项目总经费的比例最高达到 14%。
可以看到,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技术公司,华为在通信行业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虽然目前华为无法生产 5G 芯片和手机,但在 5G 和 6G 上的研发从未停歇。